山路见落花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野花垂岭口,无主亦芳菲。色映林僧帽,香随木客衣。

凄凉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木兰花·令拟古决绝词清朝·纳兰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心人易变。骊山语罢清宵半,泪雨霖铃终不怨。何如薄幸锦衣郎,比翼连枝当日愿。
  • 2.《题倪元镇云林图元朝·姚文奂昔从云林游,灵光散霞外。回薄万古情,逍遥五□态。临流以濯缨,息阴为解带。浩歌激清商,参参动天籁。
  • 3.《游仙词明朝·朱妙端洞天春暖碧桃芳,瑶草金芝满路香。吹彻玉箫天似水,笑骑黄鹤过扶桑。
  • 4.《江津县晚泊寄怀李绥阳公凯清朝·王士祯路入江州爱晚晴,青山红树眼中明。斜阳潮送孤舟上,沙岸人牵百丈行。故国至今悲蔓子,乘槎曾共访君平。城南便是牂牁路,一夕相思白发生。
  • 5.《梅山谒仙尉祠·其一清朝·杜湑高风已隔三千载,想像逃名吴市间。新室仓皇文母玺,孤臣涕泪汉家山。只今青史留封事,如此红尘肯抱关。云外九江何处是,故乡应有鹤飞还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