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漂母墓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寂寞淮阴路,荒城接楚原。谁能怀漂母,曾此饭王孙。

孤冢今犹在,千金不复论。自惭非国士,兹去向何门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感遇其一唐朝·李白吾爱王子晋,得道伊洛滨。 金骨既不毁,玉颜长自春。 可怜浮丘公,猗靡与情亲。 举首白日间,分明谢时人。 二仙去已远,梦想空殷勤。
  • 2.《郑郎子·辞对明主唐朝·敦煌曲子青丝弦。挥白玉。宫商角征羽。五音足。何时得对明主弹,一弦弹却天下曲。
  • 3.《东松庵宋朝·汪伯彦万夫屹立若临冲,四十年来谒上峰。名遂归来人物改,青青惟有岁寒松。
  • 4.《紫云岩宋朝·刘韐万叠青山入画图,最高高处著浮屠。薄云弄日明还暗,小雨飞空有却无。山鸟避人疑俗驾,道人好客点云腴。我来一笑忘尘虑,倒载归欤日欲晡。
  • 5.《怀人明朝·何吾驺月满楼头古木疏,蒹葭秋色叹离居。凄声止有天中雁,锦字虚无水上鱼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