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游灵瑞寺·其二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兰若当生处,经过忆旧林。树回青嶂合,门掩白云深。

野乌啼禅榻,清池净客心。终悲城市里,人事日相侵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王昭君二首唐朝·李白汉家秦地月,流影照明妃。一上玉关道,天涯去不归。汉月还从东海出,明妃西嫁无来日。燕支长寒雪作花,蛾眉憔悴没胡沙。生乏黄金枉图画,死留青冢使人嗟。昭君拂玉鞍,上马...
  • 2.《咏湖中雁南北朝·沈约白水满春塘,旅雁每迥翔。唼流牵弱藻,敛翮带馀霜。群浮动轻浪,单泛逐孤光。悬飞竟不下,乱起未成行。刷羽同摇漾,一举还故乡。
  • 3.《赠月经历元朝·全晋杨柳丝丝不系鞍,送君容易别君难。遥知今夜相思处,人隔关山月正寒。
  • 4.《咏侄孙镛扇明朝·王汝玉我昨承恩赐告还,杖藜时到海虞山。十年湖海狂游迹,暂喜登临一日閒。
  • 5.《对庭树明朝·李之世不见室中人,空对庭前树。庭树发新葩,攀条人已故。荒苔封旧径,犹记游行所。幽禽亦何知,两两花间语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