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黄声玉环清楼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楼虚千瘴合,水木澹清华。积雨仙源白,归云鸟道斜。

褰衣凌野翠,捲幔拂秋霞。想见横经夕,苍藤落数花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资福训童行颂·其十八宋朝·释怀深三通浴鼓入堂时,触净须分上下衣。语笑高声皆不可,莫将粗行破威仪。
  • 2.《贞节四咏·其一·送终明朝·石宝遗言盈耳血盈颐,万里漂沦欲问谁。莒国恸声无地著,柏舟心事有天知。掩形不借偏衾足,抱子犹怜一死迟。遂使韶江芦荻岸,至今风雨泣孤雌。
  • 3.《过镇远小田溪见路西一洞甚奇明朝·祁顺晓过小田溪,崆峒傍路西。巧从天地设,幽称鬼神栖。雨足苍苔润,云深白日迷。穷探吾未暇,对景谩留题。
  • 4.《秋日寄怀明朝·何巩道平林萧瑟雨初收,兀兀犹披五月裘。一纸新诗吹到手,数声长叹立当楼。独堂风细帘初捲,别浦潮生水自流。好景不逢吟者共,鹤孤松老负高秋。
  • 5.《元日明朝·杜浚元旦我无事,梅花伴读书。天心连日见,人迹向来疏。既雨难忘酒,方春孰荷锄。客情原至介,三叹对盘蔬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