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笛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扁舟吹笛度横塘,颖乃声中也断肠。
莫道渔郎无别恨,武陵虽好是他乡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登孤峰宋朝·唐绩昨浮枉渚水,今上枉人山。想像云深处,先生独往还。
  • 2.《和子思舅氏晚出崇因之什宋朝·毕仲游烟花寒已凝,风色寒犹恶。路雪爱萦绵,檐澌讶垂箨。途行想前事,数岁只如昨。渐欲过阴崖,愁看冰凿凿。
  • 3.《过卜林寺明朝·伍绳武尘缨净濯碧溪头,竹杖芒鞋萧寺游。塔隐慈云尖尚露,灯明梵宇影初浮。几年踪迹悲蓬转,半世韶光看水流。此夕盘桓双树下,远公禅偈向谁求。
  • 4.《送王姬还芝城明朝·朱多炡蘼芜芽碧柳丝黄,来往扁舟就沈郎。一掬宫亭清浅水,凄波不怨洛川长。
  • 5.《眼儿媚·其二·堂堂清朝·王士祯相逢曾记在秦楼。软语倚空侯。最难忘处,人称窈窕,乡是温柔。别来光景堂堂去,已事莫回头。不堪重说,韦郎非少,阿杜经秋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