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明道人

朝代:宋朝|作者:施宜生|
休论道骨与仙风,自许平生义与忠。
千古已尝规治乱,一身何足计穷通。
仰天但觉心如铁,览镜犹欣发未蓬。
尘世纷纷千百辈,只君双眼识英雄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鸳鸯湖棹歌·之七清朝·朱彝尊百尺红楼四面窗,石梁一道锁晴江。自从湖有鸳鸯目,水鸟飞来定自双。
  • 2.《东阳夜怪诗·其一唐朝·不详谁家扫雪满庭前,万壑千峰在一拳。吾心不觉侵衣冷,曾向此中居几年。
  • 3.《偈·其八唐朝·契此趣利求名空自忙,利名二字陷人坑。疾须返照娘生面,一片灵心是觉王。
  • 4.《蓼莪庵·其二明朝·余学夔我思亦何由,悲泪应心流。念彼泉下亲,一往不可求。容音邈难遇,能不增烦忧。
  • 5.《谒元宫明朝·李学道一上壶天景最嘉,崖生芝草石生花。云开玉殿瞻青帝,香绕珠宫拥碧霞。眼底风尘俱罔象,寰中日月自仙家。我来欲把元机叩,静对苍穹思转遐。
施宜生的诗词曲代表作

施宜生(1091年—1163年),原名施逵,字必达;后改名宜生,字明望,晚号三住老人,福建邵武人。北宋至金朝时期大臣。
博闻强记,少时即由乡贡入太学。政和四年(1114年),擢上舍第,试学官,为颍州教授,从赵德麟游。金兵入汴,投顺刘豫,入金为翰林学士。从范汝为义军,后获罪愆,乃北上仕伪齐,复入金,官至翰林讲学士。
正隆四年(1159年)出使宋朝,宋臣以“首丘”讽之,施宜生意动说:“今日北甚劲”。又以笔扣桌道“笔来,笔来!”以隐语泄露军机,暗示宋朝开始警备。次年,除翰林学士。大定元年(1161年),得疾。大定二年(1162年)致仕。大定三年(1163年)六,施宜生去世,年七十三(传言误称其使宋回国后遭到金人烹杀)。
施宜生工,在颍州深受苏(轼)门濡染,甚有诗名。曾有文集,今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