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·只因未有良媒在

朝代:宋朝|作者:施宜生|
只因未有良媒在,直到如今万万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郊庙歌辞·晋朝飨乐章·四举酒唐朝·不详八表欢无事,三秋贺有成。照临同日远,渥泽并云行。河变千年色,山呼万岁声。愿修封岱礼,方以称文明。
  • 2.《喻法师祈雨悉验明朝·王邦畿三月云霓望,今朝雨泽倾。祈求凭咒力,感激尽精诚。柱础沾云气,堂阶滴水声。上天生物意,于此复多情。
  • 3.《自然宋朝·彭汝砺皇天典下民,实亦付自然。祸福与是非,日夜相推迁。譬犹泥在钧,随分有丑妍。丑非其所恶,妍非其所怜。彼怜吾不知,方知乐其天。
  • 4.《重过博城明朝·何巩道不断江声似旧时,村原寥落使人悲。当杯已失千家月,顾影惟多两鬓丝。秋木渐枯猿过小,寒潮初满鹤飞迟。西风未许孤帆借,空向虬髯送面吹。
  • 5.《寄彭总戎明朝·李晟昔年曾出玉门关,帝命重来镇黑山。宛马尽输龙种至,番城无警虎牙闲。筹边方叔心逾壮,草檄陈琳鬓已斑。袍鼓不鸣胡骑遁,将军塞上射雕还。
施宜生的诗词曲代表作

施宜生(1091年—1163年),原名施逵,字必达;后改名宜生,字明望,晚号三住老人,福建邵武人。北宋至金朝时期大臣。
博闻强记,少时即由乡贡入太学。政和四年(1114年),擢上舍第,试学官,为颍州教授,从赵德麟游。金兵入汴,投顺刘豫,入金为翰林学士。从范汝为义军,后获罪愆,乃北上仕伪齐,复入金,官至翰林讲学士。
正隆四年(1159年)出使宋朝,宋臣以“首丘”讽之,施宜生意动说:“今日北甚劲”。又以笔扣桌道“笔来,笔来!”以隐语泄露军机,暗示宋朝开始警备。次年,除翰林学士。大定元年(1161年),得疾。大定二年(1162年)致仕。大定三年(1163年)六,施宜生去世,年七十三(传言误称其使宋回国后遭到金人烹杀)。
施宜生工,在颍州深受苏(轼)门濡染,甚有诗名。曾有文集,今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