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清江上人

朝代:唐朝|作者:法照|
越人僧体古,清虑洗尘劳。一国诗名远,多生律行高。
见山援葛藟,避世著方袍。早晚云门去,侬应逐尔曹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道出南浦见萧子庄十首·其七宋朝·陈渊了斋已复归黄壤,便恐人间此道微。后代不知谁得法,祇今无复更传衣。
  • 2.《华亭旅次明朝·王鸣雷作客云间还几日,偏于节物感踟蹰。一枝斑竹能思楚,半尺银鲈可住吴。避老长年封破镜,算归终日秣神驹。预愁度岭无他事,只是西风吹白须。
  • 3.《过沛题歌风台宋朝·张方平落托刘郎作帝归,樽前感慨大风诗。淮阴反接英彭族,更欲多求猛士为。
  • 4.《岭西道头门春联清朝·方浚师十三年忝掌丝纶,曾赋早朝诗,尚余袖底炉烟,囊中银管;万千家共跻仁寿,愿斟元日酒,好劝农勤稼穑,士乐弦歌。
  • 5.《送徐仲盟还松江元朝·张端十年不见南州士,吴下相逢涕泗横。鬓发苍苍俱老大,襟怀耿耿尚峥嵘。年来江上鱼无味,夜半云閒鹤有声。明日扁舟入空阔,岸花汀草不胜情。
法照的诗词曲代表作

法照(747~821),俗姓张,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,唐代兴势县大傥里释子人(今洋县洋州镇孤魂庙村)。少时舍家为僧,游庐山衡山。大历二年(767),在衡州(今湖南衡阳市)峰寺,师从承远长老。大历四年(769),于衡州湖东寺起五会念佛道场,作五会念佛法事,念佛,修净土法门。大历五年四五日,到五台山(今山西五台县境),参修佛法,修习念佛三昧。十二月初,入华严寺念佛道场。其后,在五台山建大圣竹林寺,供奉文殊、普贤菩萨。大历十二年(777)以后,法照回洋县故里,在念佛岩庵居泉饮,日专念阿弥陀佛。久之,闻于长安,唐代宗李豫以礼迎宫中,赐号“供奉大德念佛和尚”、“五会念佛法事般若道场主国师”,居长安章敬寺。唐德宗李适赞法照曰:“性入圆妙,得念正真,悟常罕测,诸佛了因。”公元821年在长安圆寂,后被谥为大悟禅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