璧月

朝代:宋朝|作者:李觏|
璧月迢迢出暮山,素娥心事问应难。
世间最解悲圆缺,只有方诸泪不干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南乡子·送述古宋朝·苏轼回首乱山横,不见居人只见城。谁似临平山上塔,亭亭,迎客西来送客行。归路晚风清,一枕初寒梦不成。今夜残灯斜照处,荧荧,秋雨晴时泪不晴。
  • 2.《南归宋朝·彭汝砺匆匆灯火着征衫,客劝宾酬酒既酣。老马经时俱首北,大鹏今日会图南。拟寻乐事羞华发,欲问生涯指旧庵。贪惜上恩归未得,素餐自愧百无堪。
  • 3.《丰润城西还乡河明朝·祁顺思亲曾拟上封章,却驾星轺到远方。今日渡河增感慨,水声犹似劝还乡。
  • 4.《贫居自述·其四十三明朝·李孔修有味箪瓢无点忧,此心乐道足优游。不愁囊罄常羞涩,只怕壶空没处求。门静雀罗苔草滑,庭空蛛网茧丝抽。清贫如此真堪笑,敢说苍生困我不。
  • 5.《金沙江西行十首·其五·石门关清朝·牛焘岩关横绝处,石栈曲盘盘。寒月临江白,悲笳入夜阑。草枯云磴滑,叶落马蹄干。此日边亭吏,黄昏下钓竿。
李觏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觏(1009—1059),字泰伯,号盱江先生,北宋建昌军南城(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)人,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、改革家。
他生当北宋中期“积贫积弱”之世,虽出身寒微,但能刻苦自励、奋发向学、勤于著述,以求安国济民。他俊辩能文,举茂才异等不中,讲学自给,来学者常数十百人。李觏博学通识,尤长于礼。他不拘泥于汉、唐诸儒的旧说,敢于抒发己见,推理经义,成为 “一时儒宗”。今存《直讲李先生文集》三十七卷,有《外集》三卷附后。
为纪念李觏,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,塑有李觏雕像,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