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地日本感赋

朝代:清朝|作者:朱之瑜|
汉土西看白日昏,伤心胡虏据中原。
衣冠谁有先朝制?东海翻然认故园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烛影摇红·元夕雨宋朝·吴文英碧澹山姿,暮寒愁沁歌眉浅。障泥南陌润轻酥,灯火深深院。入夜笙歌渐暖。彩旗翻、宜男舞遍。恣游不怕,素袜尘生,行裙红溅。银烛笼纱,翠屏不照残梅怨。洗妆清靥湿春风,宜...
  • 2.《鸳鸯湖棹歌·之三十六清朝·朱彝尊三姑庙南豆叶黄,马王塘北稻花香。秋衣薄处宜思妾,春酒熟时须饷郎。
  • 3.《草堂村探梅·其二明朝·王琅流落荒原莫怨嗟,空山无恙自横斜。春光到眼谁争艳,香气临风意独遐。曲涧远迷陶令赋,白头长恨楚臣些。东风莫羡松枝老,荣落天南已有涯。
  • 4.《过瑶溪访俞敬道不遇因留宿是时敬道有金陵经商之行明朝·朱同故人别去忽三月,乘兴泠然御晓风。避客本非段干木,泛舟应拟陶朱公。窗间月影生林外,壁上灯花落酒中。自是过门不相见,风流难与昔人同。
  • 5.《长安种竹二首·其一明朝·何吾驺直为公馀梦绿滋,种花何似种修枝。疏篁自许飘尘外,独立全非入俗姿。偶向凤池班玉笋,聊教金殿绘脩眉。夜来风雨推窗急,带雪敲门伴咏诗。
朱之瑜的诗词曲代表作

朱之瑜(1600年1117日~1682年5月23日),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。字楚屿,又作鲁屿,号舜水,汉族,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,明末贡生。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三次被皇帝特征,未就,人称征君。

清兵入关后,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。南明亡后,东渡定居日本,在长崎、江户(今东京)授徒讲学,传播儒家思想,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。著有《朱舜水集》。

其学特点是提倡“实理实学、学以致用”,认为“学问之道,贵在实行,圣贤之学,俱在践履”,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(水户学)。朱之瑜和黄宗羲、王夫之顾炎武、颜元一起被称为“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”。并与王阳明、黄宗羲、严子陵称为余姚四先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