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居·十九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苏曼殊|
兰蕙芬芳总负伊,并肩携手纳凉时。
旧厢风月重相忆,十指纤纤擘荔枝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生查子·落梅庭榭香宋朝·晏几道 落梅庭榭香,芳草池塘绿。春恨最关情,日过阑干曲。 几时花里闲,看得花枝足。醉后莫思家,借取师师宿。
  • 2.《野寺明朝·王立道古寺乱田间,寻僧夜未还。万缘尘外尽,双树月中攀。化俗多传偈,观空独掩关。问余还嗜酒,何日住庐山。
  • 3.《吊梅道人墓明朝·朱应祥梅老清风不可招,橡林寒雨日萧萧。武塘一曲烟霏外,山寺钟声落暮潮。
  • 4.《廉州·其三明朝·岑徵入望是南溟,孤城控杳冥。江分雷水黑,山接大容青。日落还珠浦,天荒海角亭。樵楼歌折柳,肠断不堪听。
  • 5.《南园池上清朝·王士祯清言不觉暑,纤月生西林。苔径少尘色,夜猿清道心。渔樵晚多侣,风壑静同音。会学涓高术,阴潭鸣玉琴。
苏曼殊的诗词曲代表作

苏曼殊(1884—1918),近代作家、人、翻译家,广东香县(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)人。原名戬,字子谷,学名元瑛(亦作玄瑛),法名博经,法号曼殊,笔名印禅、苏湜。光绪十年(公元1884年)生于日本横滨,父亲是广东商,母亲是日本人。

苏曼殊一生能诗擅,通晓汉文、日文、英文、梵文等多种文字,可谓多才多艺,在诗歌、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,后人将其著作编成《曼殊全集》(共5卷)。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,苏曼殊曾在《民报》、《新青年》等刊物上投稿,他的诗“清艳明秀”,别具一格,在当时影响甚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