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韵答宗武秋夜集初堂坐客为说鬼故有末句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投山归鸟与衔晴,摇荡秋光柳岸清。
魂梦迭为溪涨涴,须眉低映酒波明。
偶依近局尊闲味,赢得哀歌托后生。
灯底都成新鬼世,残宵弄影一含情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李简之莲池集句宋朝·杨庭秀一月衰颜几笑开,生前相遇且衔杯。莲塘十里花如锦,有底忙时不肯来。
  • 2.《夜望元朝·李昱阶除萤火乱纵横,独立虚无见紫清。北斗三更昏夜色,南风五月变秋声。思归不但如王粲,恸哭真应似贾生。天上银河千尺水,几时能洗永休兵。
  • 3.《世綵堂宋朝·许景衡菜子斑衣祇一身,未如今日剑溪滨。一门纯孝非无种,百岁高堂更有人。饶得云孙千指盛,知他间世几番新。太平佳话君休惜,洗我从来两耳尘。
  • 4.《送别何举人还安岳·其二明朝·吴伯通岐路春深花满山,东风游子束书还。到家綵服娱亲后,好向閒中读订顽。
  • 5.《乘化室为晏佥事彦文赋明朝·李时勉蛰虫坯户隙,寒雀入海底。丹砂炼无方,安得长不死。荫蘼陌上花,飘忽随流水。浮云知所归,飞蓬逐风起。吾生亦何为,乘化如脱屣。愧彼孟尝君,空悲灌门子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