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既望过初堂同徕之移舸溯青溪抵太平桥而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手挽溪风满草堂,喜逢小舸系篱旁。
寻源波底出山影,乱眼鸦群翻夕阳。
苍翠穿桥灵境换,星辰垂野断魂凉。
偷闲遗世无人觉,微起钟声认道场。

赏析/鉴赏

原题:四既望过初堂同徕之移舸溯青溪抵太平桥而返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草庐对三国·诸葛亮"自董卓已来,豪杰并起,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。曹操比于袁绍,则名微而众寡,然操遂能克绍,以弱为强者,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今操已拥百万之众,挟天子而令诸...
  • 2.《雪中访唐仁卿明朝·王弘诲乘雪复乘雪,访君历帝闉。相访何所云,闻君卜居新。登堂一相见,含意殊未申。主人情款款,相留殊常宾。呼僮理别馆,对酌蒲萄春。围炉继秉烛,披襟发清论。尚友怀先哲,江门...
  • 3.《题王梦端画送祖韶石归惠山元朝·钱仲益危石压寒筱,高松挂枯藤。长怀故山景,况见故山僧。僧今归故山,我归嗟未能。题诗送僧归,怅然离思增。
  • 4.《芦雁明朝·余学夔金气凝寒关塞秋,平沙猎猎黄云浮。雁行惊起望南至,阵阵摩天下平地。湖田八月菰米熟,戛戛长鸣食还宿。天阔曾无矰缴忧,稻梁满眼复何求。上林带书今已矣,郝公通问应莫比。...
  • 5.《和陶诗·其六·命子明朝·李贤世有显人,吾何为始。伟哉武昌,遗泽千里。皇考继之,载安其止。仕路有声,闻过则喜。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