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伯为人索题画梅于谈坐口占写其上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环天持轴促留题,如翅之云覆墨池。
我有愁丝络鳌极,余丝风翦推梅枝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口号吴王美人半醉唐朝·李白风动荷花水殿香,姑苏台上宴吴王。西施醉舞娇无力,笑倚东窗白玉床。
  • 2.《破阵子·人去潇湘唐朝·敦煌曲子莲脸柳眉休晕。青丝罢拢云。暖日和风花带媚。画阁雕梁燕语新。卷帘恨去人。寂寞长垂珠泪。焚香祷尽灵神。应是潇湘红粉继。不念当初罗帐恩。抛儿虚度春。
  • 3.《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·其五·青萝嶂明朝·王渐逵山下沧溟环一溪,目中全粤了无迷。未将太华从头数,已觉星辰拂袖低。放达祇须三五伴,鍊神安用百千提。明朝更住孤峰顶,肯与坡翁咏雪泥。
  • 4.《上东华咏蝉明朝·伍堣蝉若与山深,深山不可寻。鸣虽应以候,听亦岂无心?日暮林中送,人间枕上吟。岂惟处暑至,对此自沉沉。
  • 5.《唐水秋风明朝·李溥寒云征雁两悠悠,溪水风声一派秋。霜叶满林横野渡,碧峰数点下晴鸥。凄凄商吹惊渔浦,瑟瑟芦花并客舟。凉浸波心涵塔影,宛如孤柱峙中流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