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夕作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屋山压雪对寒毡,旗影笳声酒醆前。
方盼泥干缘蝼蚁,坐闻风急逐鹰鹯。
炉烟欲合疮痍气,劫运移支老誖年。
为忆二雏羁绝域,长饥谁挂枝头钱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唐兀歹元朝·张观光往常我幔幕纱幮在绣围
  • 2.《大孤山宋朝·赵公豫客路将几月,舟行见大孤。时和花烂熳,景淑鸟飞呼。径有烟霞气,村无市井夫。旷观多乐趣,何事苦嗟吁。
  • 3.《白鹿洞怀古明朝·李孙宸昔贤倡道地,形胜表西南。云影晴临席,天光净照潭。遗风被逢掖,雅会盍朋簪。千古鸢鱼意,悠悠未许谈。
  • 4.《夜上严州滩明朝·汪坦上滩似牵羊,下滩如走马。滩高月未出,石立滩流写。参商欲低掷,风雨声在下。夜半入天津,应识支机者。
  • 5.《长干寺清朝·王士祯门外长干道,林端钟阜云。浮图插霄汉,临眺绝人群。宫阙秋声合,沧江晓势分。高台元咫尺,花雨日氤氲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