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臧岁前自里居还饷以南丰橘顷于役姑苏复写·文书引睡那关渠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文书引睡那关渠,山尾溪头枕簟如。
邓尉寻梅魂路断,墙根自抚不村樗。

赏析/鉴赏

原题:伯臧岁前自里居还饷以南丰橘顷于役姑苏复写寄见怀之作偶占酬之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山居唐朝·白居易山斋方独往,尘事莫相仍。蓝舆辞鞍马,缁徒换友朋。朝餐唯药菜,夜伴只纱灯。除却青衫在,其余便是僧。
  • 2.《送魏和公·其一明朝·王邦畿神魂久矣驰清誉,为喜高踪到竹扉。昨见便辞琼海去,今还又别翠微归。大江落日潮初上,独树繁霜叶已稀。君说故山多胜友,此时应念久相违。
  • 3.《题画·其二·杏花明朝·王弘诲丹脸横墙出,红妆拂地垂。春风多少意,尽入曲江枝。
  • 4.《大慈寺宋朝·苏澥身去寥寥无朕迹,此时谁会真消息。黄金灵骨今尚存,指示世人人不识。
  • 5.《过平原饮董默庵前辈宅清朝·王鸿绪疲苶万山间,路险天地窄。昨朝出崖谷,豁达平原陌。有使前致辞,邀我话畴昔。策马入城闉,爰访晏相宅。公闻足音喜,早已途中逆。升堂拜未毕,樽俎罗几席。虽感故情深,毋乃...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