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用前韵写苍虬宅也饮余兴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松出高墙菊在盆,(苍虬所画松悬壁间)迷离光影镜中存。
灯如星点渴围坐,屋漏雨声凉有痕。
泥饮何妨遭杜甫,山行几欲叱王尊。
(丁家山悬灯颇险绝)狂歌醉语沉沉夜,莫数生前白发根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求因果息争十首·其一唐朝·敦煌曲子忆惜当时心未悟,万恶心头聚。如今学善减精神。□耎耎如人。自从礼佛归香火,绝得争人我。受若依依胜得狂。自己审思量。
  • 2.《答张朝奉四首·其三宋朝·陆佃押了文书坐了衙,寻常行过祇如家。苦无公事妨携酒,赖有诗情得试茶。便到五更犹有月,算来一日可无花。垂纶更作轻鸥伴,坐看寒汀学绉纱。
  • 3.《彭墓山居明朝·史自守生平性癖乐幽居,彭墓山中自结庐。春屋频篘留客酒,夜窗远作寄僧书。松阴织户寒犹重,岚气侵衣午未除。谁笑陆沉归旧隐,王门应懒曳长裾。
  • 4.《尾声明朝·沈受先众合:想当初阴德事。一念能感天和地。锡福瀼瀼知未替。
  • 5.《元宫词(一百三首)·其九十三明朝·周宪王大宴三宫旧典谟,珍羞络绎进行厨。殿前百戏皆呈应,先向春风舞鹧鸪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