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和答蒿叟三首次韵庸庵同年寄怀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难忘赌酒联吟处,花近楼中月下筵。
老味各私真率会,余生犹恋太平年。
只今魂气依残唾,不隔烽烟落九天。
傥问圣湖安着我,水痕掠笔屋为船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鸳鸯湖棹歌·之四十六清朝·朱彝尊龙香小柄琵琶弯,切玉玲珑约指环。试按花深深一曲,海棠开后望郎还。
  • 2.《米仲诏招集漫园三首·其二明朝·何吾驺世路漫漫去复过,漫从帝里课松萝。浓香不散陶潜菊,柔翰其如逸少鹅。似送西山供案入,欲驱南海那云多。最怜半踏芳洲舫,衣袂翻然接绛河。
  • 3.《季札庙明朝·岑徵三让依然有祖风,金阊俎豆万年同。虎丘山上吴光冢,衰草离离一望中。
  • 4.《和食槟榔明朝·李之世千柱撑云幪,著土没其础。炎洲未是炎,万箑扇残暑。丹粒结翠房,似为饥禽禦。仙掌苞凤卵,葡萄垂马乳。鲜食珍土人,致远藉蒸煮。千艘与万轴,输挽无停阻。咽津一快喉,暂嚼...
  • 5.《尊空明朝·沈樾菱青竹碧山云鲜,客子狂歌清渭边。风鹳背啼当径树,暖鱼晴跳隔溪船。凌竞石岫将谁往,狼籍烟花亦可怜。酒盏凫飞相趁逐,青钱随意买江天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