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左南孙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结邻湖曲笑啼同,酒圣诗豪落眼中。
出管名山非俗吏,竟戕狂药问天公。
**忍忆僧床对,娱老翻悲子舍空。
剩检遗编侪作者,流传犹识故家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一枝花·不伏老元朝·关汉卿〔一枝花〕 攀出墙朵朵花,折临路枝枝柳。花攀红蕊嫩,柳折翠条柔,浪子风流。凭着我折柳攀花手,直煞得花残柳败休。半生来折柳攀花,一世里眠花卧柳。 〔梁州〕 ...
  • 2.《汴河亭唐朝·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,先劈昆仑一派流。百二禁兵辞象阙,三千宫女下龙舟。凝云鼓震星辰动,拂浪旗开日月浮。四海义师归有道,迷楼还似景阳楼。
  • 3.《送蜀客唐朝·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,山鸟江风得雨新。莫怪送君行较远,自缘身是忆归人。
  • 4.《月夜听友人弹琴明朝·王弘诲爱尔翩翩者,朱弦月下闻。新声含涧水,逸响递流云。为解幽人意,何妨夜漏分。广陵怜绝代,聊此挹清芬。
  • 5.《飞燕明朝·李溥年年来去为谁忙,偏恋晴春引兴长。杨柳池塘窥日暖,杏花门巷落泥香。孤飞带雨寻华屋,双翼随风过粉墙。王谢旧游云海阔,秋深离恨转凄凉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