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松月居士印集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周汉而还垂玺印,儒学摹辑转相竞。
颇阙元明迄当代,失宝遗珠亦其病。
成哲亲王雅嗜古,列诒晋齐最称盛。
保延数叶遘崩坼,渐易盐米辱题评。
居士声名老画师,目睹散落泪欲迸。
购收抉取增未备,绝艺奇能迭辉映。
文何家法沿革存,天壤流传此后劲。
论世应怜别怀抱,摩挲孤躅百灵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安定城楼唐朝·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,绿杨枝外尽汀洲。贾生年少虚垂泪,王粲春来更远游。永忆江湖归白发,欲回天地入扁舟。不知腐鼠成滋味,猜意鹓雏竟未休。
  • 2.《次日有鹊巢于庵前枣树上树高数尺因笔戏题宋朝·释怀深鹊巢低树绝惊猜,可验庵僧心已灰。与汝林间缄口过,不须虚喜报人来。
  • 3.《白描湘妃图明朝·朱同苦竹岭头啼鹧鸪,潇湘江上是苍梧。月明犹记当年梦,仙袂翩
  • 4.《写怀明朝·祁顺恩诏频频下九天,赐环消息尚茫然。生涯在我常随分,当道何人解荐贤。鬓雪积来非往日,梅花开尽又新年。临风一醉愁如扫,万里乾坤入望边。
  • 5.《和陶诗·其一·时运明朝·李贤风其和矣,零雨崇朝。载歌载游,往彼春郊。有鱼在沼,有鸢戾霄。霭霭盈畴,秀矣禾苗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