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仲照丈题何诗孙翁所画驯鸥园二雪松·脱手偷摹太古踪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脱手偷摹太古踪,撑胸孤喻后凋松。
冥冥遗世排阊阖,魂出呼骑双白龙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感遇四首唐朝·李白【其一】吾爱王子晋,得道伊洛滨。金骨既不毁,玉颜长自春。可怜浮丘公,猗靡与情亲。举首白日间,分明谢时人。二仙去已远,梦想空殷勤。【其二】可叹东篱菊,茎疏叶且微。...
  • 2.《鸳鸯湖棹歌·之九十四清朝·朱彝尊石尤风急驻苏湾,逢着邻船贩橘还。只道夜过平望驿,不知朝发洞庭山。
  • 3.《百岁篇·其十·垄上苗十首唐朝·敦煌曲子一百终。寂寂泉台掩夜空。闭骨不知寒暑变。月明长照垄头松。
  • 4.《次韵答刘行甫同年宋朝·彭汝砺江外书来墨未乾,笑言可惜碍云山。字无尘迹精神健,诗有天才态度闲。皓月分明生海上,仙韶容易落人间。夜深一梦无拘束,飞度重湖晓未还。
  • 5.《和宁川王大卿寄游天台韵宋朝·释元肇我观人生天地间,古今吁嗟行路难。跻攀尺寸不可上,太行蜀道凋朱颜。天台胜绝神仙录,遐方企仰倾心读。跬步之间未暇登,多缘重耳而轻目。胸量汪汪沧海窄,笔端旧有回天力。...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