哭胡瘦唐侍御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隔年邻寺与追寻,一径听钟绝足音。
劫运更教孤气类,谏书忍问出呻吟。
江湖摩荡回天梦,几榻绸缪学道心。
收拾谁编独行传,岛人写恨海沉沉。
(谓刘潜楼居青岛为作状志及哀辞)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蜀道后期唐朝·张说 客心争日月,来往预期程。秋风不相待,先至洛阳城。
  • 2.《题董泰初长江伟观图元朝·叶頫金焦两寺出中流,北固楼高江上头。画舫春风过采石,琼花明月照扬州。凤皇飞处青山近,龙马来时紫气浮。千古登临兴未已,有人吹笛起沙鸥。
  • 3.《酬琅邪山僧智先相示禅册宋朝·张方平种种诸法皆心生,心自无生岂有法。祖师来意我不知,昨夜秋风扫黄叶。
  • 4.《贺李八泉同年拜南台侍御明朝·任环花封尚忆甘棠客,绣斧终持铁面郎。尘净紫衢骢振野,声流金阙凤鸣阳。赤心片片酬天子,公议明明列谏章。寄语狐狸深莫避,埋轮原为去豺狼。
  • 5.《王郎滩明朝·沈九畴东家黄犊健,西家骍角弯。两儿赛歌曲,但向王郎滩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