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晴登四照阁同闲止杜园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残雪犹留一角山,来凭高阁映衰颜。
晴痕窈窕湖船出,寒籁吹嘘石像顽。
渐湿枯根妨磴道,莫飞醉语落尘寰。
白龙夭矫谁骑出,只带鸦边夕照还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麻沙八景诗·其六·莲湖晚风宋朝·蔡元定湖面花开映绿波,当年曾听采莲歌。垂杨拂地云临水,举目令人感慨多。
  • 2.《蒙斋先生赋张通守佚老堂次韵宋朝·严粲拂衣归共白云间,佚老堂中天地宽。黄发可教供鞅掌,青山聊足对高寒。杖藜行乐春风软,纸帐佳眠晓日团。林下未应忘世事,并烦寄语谢家安。
  • 3.《伤逝·其三明朝·李之世仪床虚自设,灵爽亦何之。伫立望空帏,姗姗来何迟。謦欬如可即,长寐乃于兹。抚棺寂不闻,恸擗复逾时。痛定还嘿嘿,咄嗟此情痴。
  • 4.《木兰花令·其二·遣愁清朝·王士禄三春日日和愁住。愁汝来前与汝语。连朝愧汝太殷勤,我醉欲眠君且去。麾之不去愁良误。心已厌君君好喻。不然便觅一丸泥,封却汝愁来往路。
  • 5.《合江早发清朝·王士祯放溜残更里,熹微霁色闲。鸦飞符县北,日出少岷山。众水当渝会,扁舟下濑还。客心争岁暮,犹自滞乌蛮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