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起寓兴用前韵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峰头吐日烂金盆,暖入床帏饿蚊存。
书册丛丛贪引睡,古今泯泯欲生痕。
对花独愧形容槁,得酒初教肺腑尊。
早晚青山便埋地,一抔从拔六尘根。
(谓方营葬事)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唐朝·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,赤亭道口行人绝。 知君惯度祁连城,岂能愁见轮台月。 脱鞍暂入酒家垆,送君万里西击胡。 功名祗向马上取,真是英雄一丈夫。
  • 2.《鹊桥仙·其一宋朝·俞良来时秋暮。到时春暮。归去又还秋暮。丰乐楼上望西川,动不动八千里路。青山无数。白云无数。绿水又还无数。人生七十古来稀,算恁地光阴来得几度。
  • 3.《普和寺明朝·王嗣奭苦竹牛羊径,江干到竹扉。一松留晚照,万雀诉朝饥。香蚀炉中篆,苔乾石上衣。僧言贫亦好,过客近来稀。
  • 4.《送陈继先南还一百二韵明朝·祁顺我本南海人,家住南海隅。早年事脩饬,好读人间书。学成思用世,不善藏名誉。战文预乡选,挟策游皇都。彤墀奉大对,玉陛听传胪。地曹试初政,夏署膺新除。金炉袖烟满,玉佩...
  • 5.《某上人以诗访余山中明朝·李确虎溪无复白莲开,羡尔西昆小李才。欲向山林寻旧好,不妨时趁乱云来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