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湖月夜有怀仁先生京师·卧看大月吐峰头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卧看大月吐峰头,湖水空明一片秋。
苦忆微风凉露底,残宵对影在孤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秋心近现代·钱钟书 树喧虫默助凄寒,一掬秋心揽未安。指顾江山牵别绪,流连风月逗忧端。劳魂役梦频推枕,怀远伤高更倚栏。验取微霜新点鬓,可知青女...
  • 2.《渔村晚照图明朝·朱谏落日遥遥江水绿,一叶扁舟当华屋。渔翁生计等浮沤,醉来每向沧洲宿。野店炊烟羃高树,罢钓收纶且归去。苍鸥泛泛似留人,逝水无情向何处。世人皆巧我独拙,鼓枻清歌日光没。...
  • 3.《春日清朝·毛启凤梅梢月上影重重,春暖贪眠意更慵。倚枕不知天渐晓,忽闻山寺数声钟。
  • 4.《寄张有功十六首·其九明朝·沈鍊边城杨柳路傍垂,折取长条欲赠谁。不若寄将明镜去,为曾照我鬓如丝。
  • 5.《过竹山和邵宝游竹山诗原韵清朝·王抱承胜欲先生首倡游,得名四百有余秋。会无修菉千竿映,剩有空明一片浮。星聚昔偏来胜友,陆沉今已尽神州。眼前风景依然好,一一题诗在上头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