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湖月夜有怀仁先生京师·卧看大月吐峰头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卧看大月吐峰头,湖水空明一片秋。
苦忆微风凉露底,残宵对影在孤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琼州二首·其二明朝·王佐(汝学)五指分山析四州,那盆峻岭却当头。一支泻下朝东水,去与琼州作上流。
  • 2.《七月十二日入山收稻有怀纪仲霁明朝·王炘两寺钟声咽,山桥夕路幽。未几新落叶,已满旧溪头。西去时将晚,东游事亦休。秋苔新月上,杂沓使人愁。
  • 3.《访潘公颖南浔隐居元朝·虞堪去岁途逢岁欲徂,今年岁晚访浔隅。头颅未老心先折,世路多艰事屡殊。知子淮南思桂树,愁予剑北问桑株。閒情廿载浑依旧,却笑虞翻走畏途。
  • 4.《送朱先生北上明朝·朱谏谢公亭下大江流,子晋箫台落叶秋。九月菊花开满路,一天明月照孤舟。小姬度曲还倾酒,佳客看山独倚楼。楩梓定为廊庙器,老夫自合住丹丘。
  • 5.《书金相士册明朝·沈守正口似悬河野鹤形,蒯缑短剑挟丹经。自知不是封侯骨,空负先生两眼青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