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堂歌席戏为二绝·恍接神人下紫鸾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恍接神人下紫鸾,曾攀福地住仙坛。
一襟犹带千岩气,飘落尊前作夜寒。
(坐间有雏鬟字璧如喜寻名胜颇为述游踪所历)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春风唐朝·白居易春风先发苑中梅,樱杏桃梨次第开。荠花榆荚深村里,亦道春风为我来。
  • 2.《瑞鹤仙·脸霞红印枕宋朝·陆淞 脸霞红印枕。睡觉来、冠儿还是不整。屏间麝煤冷。但眉峰压翠,泪珠弹粉。堂深昼永。燕交飞、风帘露井。恨无人,与说相思,近日带...
  • 3.《寄陈仲山·其一宋朝·许景衡当年抱疾题新句,老岁支离已可嗟。官学半生浑似梦,尘埃两眼渐生花。相从杖屦非无意,归去田园亦有涯。袛许刀圭振疲苶,与公白首醉流霞。
  • 4.《还庆师扇宋朝·杨杰赠我无心著,还师理亦然。秋风归旧谷,明月上青天。
  • 5.《题云台山水帘洞明朝·朱世臣半壁飞泉今古流,水晶宫阙景悠悠。仙机点断人间巧,织就珠帘不用钩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