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十三日会葬恪士西湖吉庆山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悬泪三年成觅汝,犹及抚棺依佛所。
须臾邪许响荒山,漆光摇摇湿寒雨。
夙收灵气指埋骨,临穴四拥岩峦舞。
我老亦无世可托,偕亡羡此一抔土。
月夜魂出唱新诗,草根和以虫声苦。
更待拱柏啼翠羽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声声慢·咏桂花宋朝·吴文英 蓝云笼晓,玉树悬秋,交加金钏霞枝。人起昭阳,禁寒粉粟生肌。浓香最无著处,渐冷香、风露成霏。绣茵展,怕空阶惊坠,化作萤飞。 三十六宫愁重,问谁持金锸,和月都移。...
  • 2.《还乡杂诗·昏黄落日恋孤城近现代·钱钟书 昏黄落日恋孤城,嘈杂啼鸦乱市声。乍别暂归情味似,一般如梦欠分明。
  • 3.《宋朝·李錞城头老乌尾毕逋,呀呀飞来声相呼。未央宫殿夜方徂,红靴玉带开金铺。宝蟾吐水石芙蕖,日奉君王同欢虞。舞衣香坠红氍毹,漏声琤琤滴铜壶。乌啼未已星渐无,炯炯烛龙上天衢。...
  • 4.《泰州寓馆感兴明朝·王渐逵六月野荷浒,东风尽日幽。水生安定宇,花发凤皇洲。独馆怜新梦,南山怀旧游。相逢总相识,聊以解淹留。
  • 5.《山趣吟元朝·善学我趣山幽逸,山幽岂易言。但容来老衲,未许过高轩。泉眼山边活,鸟声花外喧。红尘无路入,风景似桃源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