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十三日会葬恪士西湖吉庆山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悬泪三年成觅汝,犹及抚棺依佛所。
须臾邪许响荒山,漆光摇摇湿寒雨。
夙收灵气指埋骨,临穴四拥岩峦舞。
我老亦无世可托,偕亡羡此一抔土。
月夜魂出唱新诗,草根和以虫声苦。
更待拱柏啼翠羽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杨长史赴果州唐朝·王维褒斜不容幰,之子去何之。鸟道一千里,猿声十二时。官桥祭酒客,山木女郎祠。别后同明月,君应听子规。
  • 2.《秋九咏(今逸其七·初秋雨夕寄怀陈牧止明朝·王邦畿雨冷风寒夜未休,初秋人拟是深秋。一帘灯暗文心细,四角天垂客梦周。落叶不归河北岸,寄书曾到海西头。无因百里同今夕,亦有山云过小楼。
  • 3.《白下再归倦焉卧病郡公枉顾衡门率尔赋谢·其一明朝·申佳允苍烟漂落野云浮,湖海扁舟汗漫游。悬榻秋吟惭卧隐,褰帷春色破穷愁。星辉赤羽虹光合,剑拂朱霞紫气收。才子暂随仙守佩,青缃奕叶有金瓯。
  • 4.《秋夜明朝·石宝海榴花外送高秋,卧看长空片月流。野客梦回绫被早,清歌声助画堂幽。旧书消日裁千卷,壮志驱人尚九州。独倚西风搔短鬓,洞萧何处起閒愁。
  • 5.《秋柳四首·其一清朝·王士祯秋来何处最消魂,残照西风白下门。他日差池春燕影,祗今憔悴晚烟痕。愁生陌上黄骢曲,梦远江南乌夜村。莫听临风三弄笛,玉关哀怨总难论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