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陈子青翁·羁旅联英冑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羁旅联英冑,依依寄命年。
海灯摇寤寐,湖舸脱腥膻。
待续移山志,终荒种秫田。
魂亲林处士,神理雪梅传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江学士柬之侨居草亭明朝·王㒜何处堪吟眺,迥然江上亭。水连天去碧,山冒雨来青。好鸟鸣相和,閒花落自馨。更阑宵烛起,点点乱疏星。
  • 2.《寓叶锦衣沁园偶成四首·其四明朝·何巩道为爱南窗槛可凭,石楼吟断一须冰。烟迷阁道山三面,水照帘波月两层。绣被雪痕翻冷塔,碧纱花蕊落寒灯。疏钟不醒人间梦,去问西湖寺里僧。
  • 3.《为玄度寿母·其二明朝·李云龙浮峤千峰郁翠盘,北堂开处对巑岏。囊馀鲍氏珍珠黍,地有何姑云母丹。琪树舞风回色鸟,玉笙吹月下文鸾。遥知邓岳多仙侣,碧海觞飞玉露漙。
  • 4.《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用长公韵明朝·李之世南溟天外几重天,海国神祠占碧湾。九译梯航来粤峤,累朝琮璧镇灵山。观风此日留高韵,揽辔清时识壮颜。独有宫桃沾雨露,偏多离思水云间。
  • 5.《泊丹阳明朝·汪元范晚次丹阳道,舟停赤岸林。云容垂岭薄,秋气入江深。落叶随寒雨,栖乌噪暮阴。风帆无定泊,行子若为心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