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春抵沪同大武伯夔子言游半淞园泛舟小溪作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海雨歇游氛,天清楼阁晓。
胜侣挟俱出,飞车疾于鸟。
郊原青茫茫,晴烟笼未扫。
新园初挂眼,篱下江流绕。
魔舞夺闲地,犹留玩芳草。
层坡耸孤亭,石窟穿窈窕。
把茗眺云物,人影栖木杪。
登降随仕女,写我溪光好。
艇子趋凫鹥,残阳满怀抱。
回复迷所历,四照俨蓬岛。
漠漠濠梁趣,恢恢劫尘表。
余兴杂棹讴,忘归不知老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池上唐朝·白居易小娃撑小艇,偷采白莲回。不解藏踪迹,浮萍一道开。
  • 2.《辞南平钟王召唐朝·耽章摧残枯木倚寒林,几度逢春不变心。樵客见之犹不采,郢人何事苦搜寻。
  • 3.《题清风岭王氏烈女祠元朝·李昱犹闻虎旅下天戈,庙宇经年长薜萝。玳瑁簪斜蛛网密,石榴裙短燕泥多。即于白刃全吾操,为至清风奈尔何。赖有篇诗畹血迹,清名不废逐江波。
  • 4.《次韵延年弟相庆·其二宋朝·陈渊经年侍清宴,饱食愧侏儒。脱迹鸳鸿路,忘怀草木区。朝檐看斗雀,晚槛引饥乌。已觉蓬蒿适,谁能九万图。
  • 5.《题戴氏风泽山房·其一明朝·佘翔谁栽千树橘,况近百花庄。何用愚名谷,只宜醉作乡。行藏高卧稳,岁月著书长。兴到来看竹,无劳枉报章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