庸庵同年赋诗见怀时眼中兵起先发袭击感而次·迹疏丛桂岭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三立|
迹疏丛桂岭,待菊发华滋。
贪接高人躅,翻传幼妇词。
海霞辉寤寐,湖葑乱愁思。
辟世存杯酒,休论惠与夷。

赏析/鉴赏

原题:庸庵同年赋见怀时眼中兵起先发袭击感而次韵答所寄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客旧馆元朝·陈镒曾作芜城客,重来又五秋。鱼盐河上市,箫鼓竹西楼。地暖梅花发,天寒江水流。依然风月好,且复寄优游。
  • 2.《戏诗友谈仙宋朝·严粲君期汗漫游,不敢问所适。赠别亦何有,当办鹤一只。还疑是凡羽,不任载仙质。乘烟宁假此,聊以壮行色。淹留非牵俗,应未得良日。空令施肩吾,久待问诗律。
  • 3.《宿新店驿次题壁韵二首·其一明朝·江源一宿借新店,孤襟坐未闲。烛花时溅泪,雨气夕生寒。岂意重临宪,何才五徒官。袛应赋归去,窃禄讵能安。
  • 4.《南湖明朝·吴鹏为欲留春住,开尊得赏心。湖天浮曙色,堤柳足清阴。燕掠芹泥堕,鱼穿荇带深。逢从群彦后,佳会许重寻。
  • 5.《秋夜感怀明朝·汪道会凉风吹袅袅,遥夜阖闾城。秋至明蟾影,寒生切雁声。泪痕馀枕席,病骨怯支撑。霜鬓朝来染,应知更几茎。
陈三立(1853年10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