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寄·其一

朝代:宋朝|作者:洪皓|

樽酒摇期共细倾,孙郎假道莫贪程。科名虽已追何仅,隐语尤当继子荆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柳青娘·其二·倚阑人二首唐朝·敦煌曲子碧罗冠子结初成。肉红衫子石榴裙。故着胭脂轻轻染。淡施檀色注歌唇。□□含情唤小莺。只问玉郎何处去。才言不觉到朱门。扶入锦帏□□□。□殷勤。因何辜负倚阑人。
  • 2.《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·其一宋朝·余干秋日同文馆,官寮许暂依。卫轩留鹤住,楚泽滞鸿归。木选山中胜,珍求世上稀。清时方物贡,宁在箧中玑。
  • 3.《岁晚欧阳径存相遇元朝·赵半间老眼厌纷埃,柴门晚暂开。凄风行客苦,今雨故人来。诗外无穷意,灯前欲尽罍。相逢还又别,珍重岁寒梅。
  • 4.《梦西湖明朝·石宝山灵有宿约,寤寐应未爽。高韵摆尘俗,幽思入无象。分明桃花潭,春水增十丈。迟回虎穴傍,展转不可上。平生志多违,万事一怅惘。出门见明月,悠悠兴深往。
  • 5.《期徐孟玑不至明朝·李辕四月山庭过雨天,日长无事只高眠。梦随池草生孤枕,风送南薰动五弦。流景岂容头似漆,閒愁须付酒如泉。连朝颇怪徐高士,相约来寻竟杳然。
洪皓的诗词曲代表作

洪皓(1088~1155),江西乐平人(今江西省乐平市)人,生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北宋哲宗元祐年间,卒于国破河碎的南宋高宗绍兴年代,在国家民族艰难之际,以天下为己任,怀康国济民之志,秉忠孝节义之,积极入仕,谱写了人生和家族的光辉篇章。是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。

他年少得志,二十七岁中进士,殿试中“北宋六贼”王黼左丞相、朱勔宁远军节度使,见洪皓器宇轩昂、仪表堂堂、文才超群、答辩如流、绝非常人。欲招为女婿。洪皓侦知王、朱两人都是奸臣蔡京的党羽,就坚决回绝了。在南宋任礼部尚书时,出使金国,被扣留在荒漠十五年,坚贞不屈,艰苦备尝,全节而归,被誉为第二个苏武。归赠太师魏国公,卒谥“忠宣”,原配无锡沈氏,朝奉大夫沈复之女、太常博士沈松年之妹,封魏国夫人,绍兴八年十二十三日殁,享寿五十。又妣陈氏,宋高宗曾援笔撰《赞忠宣像》。

洪皓生八子:尤以洪适、洪遵、洪迈闻名天下,世有“三洪”之称,与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“三苏”齐名。洪皓长子洪适,榜眼官至右丞相,太师、魏国公,有四十卷古文字学专著《释隶》闻世。次子洪遵,状元及第,官右丞相、同知枢密院事,少师、信国公,赠太师,著古钱币学专著《泉志》。三子洪迈曾任翰林大学士,端明殿学士,副丞相,魏郡开国公,经纶满腹,用了近四十年心血,撰写了七十四卷《容斋随笔》,格调高雅,议论精辟,考证确切。世传“一门三丞相四学士”之美誉皆为正一品。,说的就是洪皓父子四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