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白龙洞刘道人歌

朝代:宋朝|作者:张伯端|
玉走金飞两曜忙,始闻花发又秋霜。
徒夸籛寿千来岁,也似云中一电光。
一电光,何太速,
百年都来三万日。其间寒暑互煎熬,
不觉童颜暗中失。纵有儿孙满眼前,
却成恩爱转牵缠。及乎精竭身枯朽,
谁解教君暂驻延。暂驻延,
既无计,不免将身归水逝。
但看古往圣贤人,几个解留身在世。
身在世,也有方,
祗为时人没度量。竞向山中寻草木,
伏铅制汞点丹阳。点丹阳,
事迥别,须向坎中求赤血。
捉来离位制阴精,配合调和有时节。
时节正,用媒人,
金公姹女结亲姻。金公偏好骑白虎,
姹女常驾赤龙身。虎来静坐秋山里,
龙向碧潭奋身起。两兽相逢战一场,
波浪奔腾如鼎沸。黄婆丁老助威灵,
撼动乾坤走神鬼。须臾战罢云雨收,
种个玄珠在泥底。从此根芽渐长成,
随时灌溉抱真精。十月脱胎吞入口,
不觉凡身已有灵。此个事,
世间稀,不是等閒人得知。
夙世若无仙骨分,容易如何得遇之。
得遇之,宜便炼,
都缘光景急如箭。要取鱼时须结罾,
莫待临渊空叹羡。闻君知药已多年,
何不收心炼汞铅。休教烛被风吹灭,
六道轮回莫怨天。近来世上人多诈,
尽著布衣称道者。问他金木是何般,
噤口无言如害哑。却去伏气与休粮,
别有门庭道路长。君不见破迷歌里说,
太乙含真法最良。莫怪言辞多狂劣,
只教时人难鉴别。惟君心与我心同,
方敢倾怀向君说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寄弄月溪吴山人唐朝·李白尝闻庞德公,家住洞湖水。终身栖鹿门,不入襄阳市。夫君弄明月,灭景清淮里。高踪邈难追,可与古人比。清扬杳莫睹,白云空望美。待我辞人间,携手访松子。
  • 2.《述感十五首·其十元朝·吴当命将图推爵,登坛愧匪材。舟车空府库,金帛散舆台。论赏屯膏泽,争权稔祸胎。旧家零落尽,庙算实堪哀。
  • 3.《建安别诸祖守宪弟道佩明朝·佘翔仝舟溯建水,岐路别如何。旅鬓秋霜短,乡心夜雨多。寒鸿依海岛,岩狖啸烟萝。回首三江水,何时共钓蓑。
  • 4.《九日一草亭时将与天章别感赋十六韵共用日字明朝·杜浚秋深雨廉纤,意外晴此日。薄云虽未归,解散已可必。危坐伤我怀,雅意不欲出。欻闻良友招,不待盥漱毕。登高一草亭,岂在山崒嵂。幽人先入座,鸣琴未离漆。盘槅但随时,杯香...
  • 5.《寄杨文藻三首·其二清朝·牛焘园梨果方熟,叶叶战秋风。记子偕僧衲,值予收钓筒。一壶残照外,三笑小桥东。韵事成佳语,只嫌句未工。
张伯端的诗词曲代表作

张伯端(公元983年—1082年),一说(公元984年—1082年),道教南宗初祖,字平叔,号紫阳、紫阳人,后改名用成(或用诚)。人称“悟真先生”,传为“紫玄真人”,又尊为“紫阳真人”。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自幼博览群书,学贯古今中外,涉猎诸种方术。曾中进士,后谪戍岭南。于成都遇仙人(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)授道,后著书立说,传道天下。

北宋元丰五年(公元1082年)仙逝,飞升前留有《尸解颂》一首:“四大欲散,浮已空,一灵妙有,法界通融”。

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、道光紫贤真人薛式、泥丸翠虚真人陈楠、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“全真道南五祖”(“北五祖”为:东华帝君王玄甫、正阳帝君钟离权、纯阳帝君吕洞宾、纯佑帝君刘海蟾、辅极帝君王重阳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