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湖上昭庆寺

朝代:宋朝|作者:陈尧佐|
湖边山影里,静景与僧分。
一榻坐临水,片心闲对云。
树寒时落叶,鸥散忽成群。
莫问红尘事,林间肯暂闻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木兰花·和孙公素别安陆宋朝·张先相离徒有相逢梦,门外马蹄尘已动。怨歌留待醉时听,远目不堪空际送。 今宵风月知谁共,声咽琵琶槽上凤。人生无物比多情,江水不深山不重。
  • 2.《崇庆寺宋朝·宋景瞻峭壁青连古院松,疏林声渡晚风钟。地擎鳌背中分势,僧住天宫第几重。泉落断崖悬素练,树蟠危石挂苍龙。登临远与红尘隔,疑在三山最上峰。
  • 3.《游白仁崖二首·其一明朝·王三弼步入崎岖石径高,山风六月透征袍。岩前久坐无人到,静听松风沸海涛。
  • 4.《为葛都司题三马图明朝·伍方曾从先皇战黑山,淋漓汗血尚斑斑。如今四海无征伐,嘶老春风十二闲。
  • 5.《落花吟·其一明朝·李继真名花一辞蒂,流浪那可保。从他上绮筵,宁似枝头好。
陈尧佐的诗词曲代表作

陈尧佐(963年—1044年1026日),字希元,号知余子。阆州阆中人。北宋大臣、水利专家、书法家、人,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、枢密使陈尧叟之弟、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之兄。

端拱元年(988年),陈尧佐进士及第,授魏县、中牟县尉。咸平初年,任潮州通判。历官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。景祐四年(1037年),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康定元年(1040年),以太子太师致仕。庆历四年(1044年),陈尧佐去世,年八十二。追赠司空兼侍中,谥号“文惠”。

陈尧佐在水利上颇有成就:为防钱塘潮,他提出了“下薪实土法”;为堵黄河在滑州缺口,他发明了“木尤杀水法”;他在汾水两岸筑堤植防洪,成为长期造福人民的“柳溪”。陈尧佐也工于书法,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。因其书法点肥重,人称“堆墨书”。著有《潮阳编》、《野庐编》、《遣兴集》、《愚邱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