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书上人

朝代:宋朝|作者:陈尧佐|
阶前春色长苔斑,避俗常闻昼掩关。
一榻琴书双阙寺,片心泉石二林山。
江楼把酒云供望,松院支筇鹤对闲。
谁向风骚为消息,此身元在寂寥间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牧竖唐朝· 崔道融 牧竖持蓑笠,逢人气傲然。卧牛吹短笛,耕却傍溪田。
  • 2.《访隐者元朝·陈镒偶然来访隐,山崦有幽居。日下看蒸药,风前伴阅书。竹光青满坞,水色绿循除。应笑尘中客,终年几覆车。
  • 3.《香奁八咏·其二·月奁匀面元朝·钱抠春尽花枝瘦几分,晓妆不觉暗销魂。羞娥谩自横眉黛,薄粉何由掩泪痕。青岁不留人易老,翠鸾飞去影空存。愁来拍塞成长叹,嘘得清光惨欲昏。
  • 4.《寄曹能始少参明朝·李埈闻道浮山胜,水松十二株。华堂背北郭,曲榭瞰西湖。閒莳三山药,高悬五岳图。金屏花外拥,小小侍呼卢。
  • 5.《渔歌子·其三·锦湖四时渔歌四首清朝·王士禄细雨浽溦湿绿蓑。白蘋香里断鸿过。持蟹饮,扣舷歌。向夕渔灯炙紫螺。
陈尧佐的诗词曲代表作

陈尧佐(963年—1044年1026日),字希元,号知余子。阆州阆中人。北宋大臣、水利专家、书法家、人,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、枢密使陈尧叟之弟、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之兄。

端拱元年(988年),陈尧佐进士及第,授魏县、中牟县尉。咸平初年,任潮州通判。历官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。景祐四年(1037年),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康定元年(1040年),以太子太师致仕。庆历四年(1044年),陈尧佐去世,年八十二。追赠司空兼侍中,谥号“文惠”。

陈尧佐在水利上颇有成就:为防钱塘潮,他提出了“下薪实土法”;为堵黄河在滑州缺口,他发明了“木尤杀水法”;他在汾水两岸筑堤植防洪,成为长期造福人民的“柳溪”。陈尧佐也工于书法,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。因其书法点肥重,人称“堆墨书”。著有《潮阳编》、《野庐编》、《遣兴集》、《愚邱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