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阙感怀

朝代:宋朝|作者:陈尧佐|
望阙二年余,中宵梦玉除。
忽闻天上诏。乍厌海边居。
归路寻芳草,空囊载旧书。
君恩何以报,零泪落尘裾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郊庙歌辞·享节悯太子庙乐章·武舞作唐朝·不详武德谅雍雍,由来扫寇戎。剑光挥作电,旗影列成虹。雾廓三边静,波澄四海同。睿图今已盛,相共舞皇风。
  • 2.《巫女明朝·王邦畿山色微濛月色黄,西风零雨未成行。高唐复见游云梦,帝女偏留嫁楚王。两度光华频出峡,一秋鸿雁不浮湘。贵家公主宜珍重,瑶瑟声哀隔汉阳。
  • 3.《寄望回宋朝·许景衡塞上何时谢抱关,优游琴酒旧家山。小桥小艇相过处,横径横塘一水间。
  • 4.《醉叶郑郎宅明朝·朱勋携酒意何如,深村久独居。临流数浴面,看竹当吾庐。天入三秋爽,云来四壁虚。敢言知尔者,诗自逼黄初。
  • 5.《饮张水部园中得琴字明朝·沈鍊霭霭辟疆心,言栖五亩阴。秋风行倚剑,晓月坐调琴。啼鸟歌偏剧,飞花舞不禁。从来台馆乐,未必胜园林。
陈尧佐的诗词曲代表作

陈尧佐(963年—1044年1026日),字希元,号知余子。阆州阆中人。北宋大臣、水利专家、书法家、人,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、枢密使陈尧叟之弟、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之兄。

端拱元年(988年),陈尧佐进士及第,授魏县、中牟县尉。咸平初年,任潮州通判。历官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。景祐四年(1037年),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康定元年(1040年),以太子太师致仕。庆历四年(1044年),陈尧佐去世,年八十二。追赠司空兼侍中,谥号“文惠”。

陈尧佐在水利上颇有成就:为防钱塘潮,他提出了“下薪实土法”;为堵黄河在滑州缺口,他发明了“木尤杀水法”;他在汾水两岸筑堤植防洪,成为长期造福人民的“柳溪”。陈尧佐也工于书法,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。因其书法点肥重,人称“堆墨书”。著有《潮阳编》、《野庐编》、《遣兴集》、《愚邱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