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漳浦县壁

朝代:宋朝|作者:陈尧佐|
蛮烟渔火接鲸波,树树花枝处处歌。
况是天涯好行乐,莫教憔悴鬓霜多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谏太宗十思疏唐朝·魏征  臣闻: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;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,根不固而求木之长,德不厚而思国之治,臣虽下愚,知其不可,而况...
  • 2.《洞庭曲元朝·金信浩荡太湖水,东西两洞庭。吹箫明月里,龙女坐来听。湖上望苏台,水与青天远。长风送飞帆,忽到长洲苑。
  • 3.《宿芙蓉峰书方丈壁三首·其三宋朝·释德洪人间热恼不到处,一室篝灯到晓明。枕臂聊为吉祥卧,雪猿声与梦俱清。
  • 4.《西堂甘橘初熟招东痴二首·其一清朝·王士祯昨宵霜信熟黄甘,小阁离离夕照酣。为报故人须过饮,挂帆何必洞庭南。
  • 5.《脚痛清朝·王士祯去年牙齿豁,一痛连鼸车。今年腰脚痛,登降须人扶。吾年才四十,早衰信有诸。忆昔登金焦,南游穷具区。腾趭如飞猱,神居驾空虚。西行极岷峨,奇观凌清都。两脚轻孱颜,邛杖...
陈尧佐的诗词曲代表作

陈尧佐(963年—1044年1026日),字希元,号知余子。阆州阆中人。北宋大臣、水利专家、书法家、人,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、枢密使陈尧叟之弟、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之兄。

端拱元年(988年),陈尧佐进士及第,授魏县、中牟县尉。咸平初年,任潮州通判。历官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。景祐四年(1037年),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康定元年(1040年),以太子太师致仕。庆历四年(1044年),陈尧佐去世,年八十二。追赠司空兼侍中,谥号“文惠”。

陈尧佐在水利上颇有成就:为防钱塘潮,他提出了“下薪实土法”;为堵黄河在滑州缺口,他发明了“木尤杀水法”;他在汾水两岸筑堤植防洪,成为长期造福人民的“柳溪”。陈尧佐也工于书法,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。因其书法点肥重,人称“堆墨书”。著有《潮阳编》、《野庐编》、《遣兴集》、《愚邱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