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刘

朝代:唐朝|作者:裴度|
不归丹掖去,铜竹漫云云。惟喜因过我,须知未贺君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孙志高侍母归浙明朝·王立道春水正悠悠,图书上越舟。潘舆怜远道,华服炫晴洲。况是蓬瀛客,真成天姥游。明光残草在,桂树莫淹留。
  • 2.《江神子·洪守出歌姬就席口占宋朝·刘儗华堂深处出娉婷。语声轻。笑声清。燕语莺啼,一一付春情。恰似洛阳花正发,见花好,不知名。金瓯盛酒玉纤擎。满盈盈。劝深深。不怕主人,教你十分斟。只怕酒阑歌罢后,人不...
  • 3.《十二时·其一宋朝·释咸静半夜子,心境俱忘正莽卤。撚转天关万象移,泥牛入海谁亲睹。
  • 4.《青玉案·惯消玉腕镂金钏明朝·李雯惯消玉腕镂金钏,细数佳期春半。墙外风筝云里断。樱桃花下,秋千红索,整个閒庭院。无凭无准青禽翰,愁雨愁晴芳草岸。常锁葳蕤春不管。施香小鸟,伴人憔悴,学语低声唤。
  • 5.《蒋公祠·其一清朝·王兆升昔日东宁今豫章,德兼威惠政非常。颍川有鸟皆成凤,召国无花不作棠。处处弦歌膏泽厚,年年俎豆姓名香。仁人积庆知方邵,衮绣升朝佐我皇。
裴度的诗词曲代表作

裴度(765年-839年421日),字中立,汉族,河东闻喜(今西闻喜东北)人。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、文学家。
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,为唐德宗贞元五年(789年)进士。唐宪宗时累迁御史中丞。他支持宪宗削藩,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,武元衡遇害,裴度亦伤首。旋即代武元衡为相。后亲自出镇,督统诸将平定淮西之乱,以功封晋国公,世称“裴晋公”。此后历仕穆宗、敬宗、文宗三朝,数度出镇拜相。晚年随世俗沉浮,以求避祸,官终中书令。开成四年(839年)去世,年七十五。获赠太傅,谥号“文忠”。会昌元年(846年)加赠太师,后配享宪宗庙廷。
裴度坚持正道,辅佐宪宗实现“元和中兴”。为将相二十余年,荐引李德裕、李宗闵、韩愈等名士,重用李光颜、李愬等名将,还保护刘禹锡等人。史称其“出入中外,以身系国之安危、时之轻重者二十年”,被时人比作郭子仪。
在文学上,裴度主张“不诡其词而词自丽,不异其理而理自新”,反对在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。他对文士多所提掖,颇受时人敬重。晚年留守东都时,与白居易、刘禹锡等唱酬甚密,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。有文集二卷,《全唐文》及《全唐诗》等录其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