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书即事

朝代:唐朝|作者:裴度|
有意效承平,无功答圣明。灰心缘忍事,霜鬓为论兵。
道直身还在,恩深命转轻。盐梅非拟议,葵藿是平生。
白日长悬照,苍蝇谩发声。高阳旧田里,终使谢归耕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离豫章进贤道中宋朝·李彭春在江村桑柘中,多情十日雨兼风。杜鹃北向劝归去,我为故人聊复东。
  • 2.《观文与可学士画枯木宋朝·毕仲游韦偃树石名天下,后日良工无及者。任侯借我枯木图,石气苍茫若唐画。画时只用床头笔,与可亲题是真迹。霜皮合抱隐不彰,老盖支离存半壁。梢摧骨朽心已穿,干烂龙鳞体犹瘠。...
  • 3.《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·其六宋朝·陆佃谁捋花谱更删除,妙品须教末上书。未必楚王曾梦见,祇应青女解孀居。行云莫向中问度,新月才成一半梳。若使觉王今识汝,莲花宁复并真如。
  • 4.《禁林春望·其一明朝·李孙宸禁城开晓望,曙色乱晴阴。柳暗春藏陌,花明暖到林。条风翻戏蝶,淑景动鸣禽。最是宸游地,春来雨露深。
  • 5.《赠万益之明朝·李之世常闻静者言,澹泊栖精魂。之子抱微尚,抗志谢世樊。原无昏浊染,安用漱灵根。五岳游其四,九州何足论。察人洞腑脏,撷草辨寒温。断酒持清斋,端居不立言。和光世可混,抱冲...
裴度的诗词曲代表作

裴度(765年-839年421日),字中立,汉族,河东闻喜(今西闻喜东北)人。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、文学家。
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,为唐德宗贞元五年(789年)进士。唐宪宗时累迁御史中丞。他支持宪宗削藩,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,武元衡遇害,裴度亦伤首。旋即代武元衡为相。后亲自出镇,督统诸将平定淮西之乱,以功封晋国公,世称“裴晋公”。此后历仕穆宗、敬宗、文宗三朝,数度出镇拜相。晚年随世俗沉浮,以求避祸,官终中书令。开成四年(839年)去世,年七十五。获赠太傅,谥号“文忠”。会昌元年(846年)加赠太师,后配享宪宗庙廷。
裴度坚持正道,辅佐宪宗实现“元和中兴”。为将相二十余年,荐引李德裕、李宗闵、韩愈等名士,重用李光颜、李愬等名将,还保护刘禹锡等人。史称其“出入中外,以身系国之安危、时之轻重者二十年”,被时人比作郭子仪。
在文学上,裴度主张“不诡其词而词自丽,不异其理而理自新”,反对在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。他对文士多所提掖,颇受时人敬重。晚年留守东都时,与白居易、刘禹锡等唱酬甚密,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。有文集二卷,《全唐文》及《全唐诗》等录其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