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虎儿行

朝代:清朝|作者:毛奇龄|
打虎儿,乃在汴梁之禹州,禹州城外朱家楼。
小儿十一随父耕,深林有虎斑毛成。
飗飗黑风吹草根,乘风攫人谁敢撄?
小儿不识虎,疑是狐与狸。
见虎衔父肢,咆哮草际风来吹。
儿啼向风不得父,把杙打虎截虎路。
三尺童子五尺杙,凭空击去着虎臆。
虎惊顾儿舍父逸,深林风草皆无色。
禹州太守呼小儿,予之以帛饱以糜。
予时在署识儿面,披发跳掷真儿嬉。
问儿打虎虎何似?举手张牙作虎势。
假虎隐幔恐小儿,小儿惊避力不支。
当时见虎得无怖,此事我亦昧其故。
禹州太守省得知,是时小儿知有父。
男儿七尺纵复横,争名攫利万里行。
高堂存没总不问,那肯舍命恋所生。
我所思,打虎儿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偈·其七唐朝·契此奔南走北欲何为?百岁光阴顷刻衰。自性灵知须急悟,莫教平地陷风雷。
  • 2.《送李行甫任南雄教授元朝·贡士源江上春风带雪寒,沙头双玉酒频乾。广文官舍谁言冷,客子青山不厌看。烟浦泊船卢橘熟,晴林倚杖荔支丹。远乡珍味殷勤致,寿母佳儿两地安。
  • 3.《次倪学士韵答庄孔易明朝·江源侧闻世事乱如丝,不似山中掩耳时。俗子岂知黄犬叹,先生独赋白驹诗。少归栗里犹嫌晚,老识荆州未恨迟。回首定山空抱愧,西风尘土日奔驰。
  • 4.《游朱惟乐瑶林园还因过惟卓北郭草堂明朝·李云龙已罢山园酌,看山复此行。亭回列障出,溪迫万花明。对客披鹤氅,呯童吹凤笙。酒阑思引杖,松月夜相迎。
  • 5.《与周量过访苕文夜雨共宿清朝·王士祯故人千里别,春草萋已绿。相思南云端,目尽东海曲。复作帝城游,乘暇慰幽独。入门凉蝉鸣,中庭多嘉木。石径生积阴,苍苔宛山谷。坐久微风来,雨声杂深竹。共有沧浪兴,复纵...
毛奇龄的诗词曲代表作

毛奇龄(1623—1716),清初经学家、文学家,与弟毛万龄并称为“江东二毛”。原名甡,又名初晴,字大可,又字于一、齐于,号秋晴,又号初晴、晚晴等,萧城厢镇(今属浙江杭州)人。以郡望西河,学者称“西河先生”。

明末诸生,清初参与抗清军事,流亡多年始出。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,授检讨,充明史馆纂修官。寻假归不复出。治经史及音韵学,著述极富。所著《西河合集》分经集、史集、文集、杂著,共四百余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