蔷薇

朝代:宋朝|作者:夏竦|
红房深浅翠条低,满架清香敌麝脐。
攀折若无花底刺,岂教桃李独成蹊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诉衷情近·雨晴气爽宋朝·柳永 雨睛气爽,伫立江楼望处。澄明远水生光,重叠暮山耸翠。遥认断桥幽径,隐隐渔村,向晚孤烟起。残阳里。脉脉朱阑静倚。黯然情绪,未饮先如醉。愁无际。暮云过了,秋光老尽...
  • 2.《骂玉郎元朝·贾仲名他将我这马头拦住高声叫。辔揪住黄金勒。鞭挽住紫藤梢。铁柺鼓掌大笑云:你愚眉肉眼。怎识的贫道那。正末唱:见他风风魔魔掴着手。佯推笑。铁柺云:弃了家业。快逃性命。着...
  • 3.《感秋·其一明朝·李雯遂有矜秋意,空庭落小凉。晚花浓刺日,病叶堕先霜。爽动宜雕鹗,骄腾问犬羊。郊原最愁寂,沥酒对苍茫。
  • 4.《秋闺明朝·李孙宸金风披拂绣罗裳,吹我相思到异乡。不见铁衣辞雁塞,仍闻鼙鼓戍渔阳。合欢裛露开盈砌,促织惊寒鸣近床。最怪流黄机上月,秋来偏照瓦鸳鸯。
  • 5.《閒居六绝·其三明朝·李孙宸午风初指睡初醒,酒伴相寻到水亭。既醉不教乘月去,新蝉偏爱与君听。
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

夏竦(985年—1051年),字子乔,别称夏文庄、夏英公。北宋宰相、古文字学家、人[1]。德安县(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)车桥镇(原白水街乡)长庆村人。
景德元年(1004年)以父夏承皓死忠,录官润州(今江苏省镇江市)丹阳县主簿;真宗大中祥符三年(1010年)为国史编修官,后与王旦等同修《起居注》;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、知邓州,又徙襄州,遇大饥,劝令大姓出粟,得二万斛,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;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,又徙安州,再知洪州,勒令巫觋(男巫)一千九百余家还农,毁其淫祠;天圣五年,为枢密副使;天圣天圣七年(1029年)官参知政事;天圣九年(1031年)进兵部侍郎、兵部尚书左丞;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,任青州时,支持守城的卒子,修建青州南阳桥,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;后迁刑部尚书;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;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、安抚、招讨使,知永兴军(今陕西省西安一带);改判河中府;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判大名府;仁宗庆历七年(1047年)方召为宰相,因谏官、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,不可使两人共事,遂改枢密使,封英国公;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郑国公;仁宗皇祐三年(1051年)奉诏监修黄河堤决,躬冒淫,以疾归京师,遂不起,农历九薨,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,初谥“文正”,后改谥“文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