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御製玉清昭应宫天书阁瑞应

朝代:宋朝|作者:夏竦|
盛德灵谋协,元符实字披。
真宫肇高阁,精意感鸿禧。
晓箭传初刻,朝阳吐半规。
祥烟五色丽,嘉气九华滋。
泛滟金光溢,扶疏玉叶垂。
尧心肤眷佑,钦翼愈孜孜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·其一宋朝·释德洪独立湖边一笑新,纷纷世事信非真。竹林逢寺端须往,藜杖敲门不怕瞋。僮仆见人空自若,轩窗幽处亦藏春。老僧那识闲来兴,怪我时时过此频。
  • 2.《偈三首·其三宋朝·释祖瑃祗见石磊磊,不见玉落落。若见玉落落,方知道宽廓。
  • 3.《黄鹤楼集补纪事1596明朝·任家相宇内以楼名者,盖无如黄鹤楼云,而集故不传。郡侯孙公始辑之,搜采亦既勤已;乙未春,不佞偕计都门,友人黄可圣市书长安肆中,一散帙残漫,仅可读曰“黄鹤楼集”。可圣售视...
  • 4.《闺怨十首·其三明朝·石宝侍女吹笙出凤池,郎从侍女赠花枝。指痕应是郎亲摘,簪到红嫣绿减时。
  • 5.《赠邵彻夫明朝·何吾驺百世渊源七尺身,别开手眼出风尘。表章更有无穷事,莫但云阶作主人。
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

夏竦(985年—1051年),字子乔,别称夏文庄、夏英公。北宋宰相、古文字学家、人[1]。德安县(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)车桥镇(原白水街乡)长庆村人。
景德元年(1004年)以父夏承皓死忠,录官润州(今江苏省镇江市)丹阳县主簿;真宗大中祥符三年(1010年)为国史编修官,后与王旦等同修《起居注》;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、知邓州,又徙襄州,遇大饥,劝令大姓出粟,得二万斛,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;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,又徙安州,再知洪州,勒令巫觋(男巫)一千九百余家还农,毁其淫祠;天圣五年,为枢密副使;天圣天圣七年(1029年)官参知政事;天圣九年(1031年)进兵部侍郎、兵部尚书左丞;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,任青州时,支持守城的卒子,修建青州南阳桥,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;后迁刑部尚书;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;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、安抚、招讨使,知永兴军(今陕西省西安一带);改判河中府;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判大名府;仁宗庆历七年(1047年)方召为宰相,因谏官、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,不可使两人共事,遂改枢密使,封英国公;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郑国公;仁宗皇祐三年(1051年)奉诏监修黄河堤决,躬冒淫,以疾归京师,遂不起,农历九薨,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,初谥“文正”,后改谥“文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