滕王阁

朝代:宋朝|作者:夏竦|
面临漳水势凌霞,却倚重城十万家。
当槛晓云生鹤岭,拂阶残雨下龙沙。
辞人高宴文皆在,帝子欢游事未赊。
好是良宵金鼓动,阑干牛斗逼檐斜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唐朝·李白乘君素舸泛泾西,宛似云门对若溪。且从康乐寻山水,何必东游入会稽。
  • 2.《耕乐轩宋朝·任允迪安分丘园百不忧,生涯满目足优游。春深甘雨桑麻长,秋霁西畴黍稻收。教子倚阑看邃说,饮牛挂策俯池流。高情更喜亲朋至,白酒黄鸡醉即休。
  • 3.《送周叔良往吴中元朝·叶兰饯别乡关莫惨神,柳林丛里是通津。江船打鼓行程客,水阁燃香乞巧人。湖出小孤分楚汉,潮生扬子近淮秦。到家记忆离群处,相送柴门月色新。
  • 4.《闺情复次前韵·其七明朝·江源象床鸳被郁金香,人去天涯妾梦长。闻说狂夫有书信,起来颠倒着衣裳。
  • 5.《大雪再次东坡韵·其二明朝·李寄开口谁怜望哺鸦,出门我叹鹧鸪车。折腰已瘁陶潜柳,强项空开董令花。行客扮成琼岛客,贫家装就玉堂家。乾坤一变谁支拄,垂老看予瘦骨叉。
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

夏竦(985年—1051年),字子乔,别称夏文庄、夏英公。北宋宰相、古文字学家、人[1]。德安县(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)车桥镇(原白水街乡)长庆村人。
景德元年(1004年)以父夏承皓死忠,录官润州(今江苏省镇江市)丹阳县主簿;真宗大中祥符三年(1010年)为国史编修官,后与王旦等同修《起居注》;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、知邓州,又徙襄州,遇大饥,劝令大姓出粟,得二万斛,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;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,又徙安州,再知洪州,勒令巫觋(男巫)一千九百余家还农,毁其淫祠;天圣五年,为枢密副使;天圣天圣七年(1029年)官参知政事;天圣九年(1031年)进兵部侍郎、兵部尚书左丞;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,任青州时,支持守城的卒子,修建青州南阳桥,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;后迁刑部尚书;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;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、安抚、招讨使,知永兴军(今陕西省西安一带);改判河中府;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判大名府;仁宗庆历七年(1047年)方召为宰相,因谏官、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,不可使两人共事,遂改枢密使,封英国公;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郑国公;仁宗皇祐三年(1051年)奉诏监修黄河堤决,躬冒淫,以疾归京师,遂不起,农历九薨,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,初谥“文正”,后改谥“文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