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御製庆先后升袝礼成

朝代:宋朝|作者:夏竦|
事地有严彰至德,顯亲为重化含生。
永怀慈景心追孝,载举鸿仪月就盈。
徽册钦崇昭懿铄,太宫祇袝极诚明。
黄彝进祼精衷达,小吕登歌茂礼成。
式宴外庭均大庆,受釐恭馆洽维祯。
薰弦远播思齐颂,亿载垂鸿廓帝紘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喜春兰·春宴元朝·元好问 梅残玉靥香犹在,柳破金梢眼未开。东风和气满楼台,桃杏拆,宜唱喜春来。
  • 2.《思吴堂宋朝·朱之纯画堂重构一湖中,更述民思渤海公。自昔三年留惠政,至今百里诵清风。波间
  • 3.《西湖十咏·其四·保叔寺明朝·王渐逵寺名保叔瞰西湖,北望临安忆故都。钱氏只今何处觅,阇梨空整旧浮图。
  • 4.《毛诗·其三宋朝·彭汝砺周鲁诗三百,篇篇自有归。人心散堙郁,物意露幽微。原本今无复,风华比益非。遒人不知采,空此缀明玑。
  • 5.《答倪元镇元朝·大圭禅榻清谈屡有期,茶烟想见鬓丝垂。春风水榭停兰桨,夜雨山房写竹枝。甲煎沈香都入梦,新蒲细柳总堪悲。鸊鹈飞处重相忆,拟和樊川五字诗。
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

夏竦(985年—1051年),字子乔,别称夏文庄、夏英公。北宋宰相、古文字学家、人[1]。德安县(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)车桥镇(原白水街乡)长庆村人。
景德元年(1004年)以父夏承皓死忠,录官润州(今江苏省镇江市)丹阳县主簿;真宗大中祥符三年(1010年)为国史编修官,后与王旦等同修《起居注》;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、知邓州,又徙襄州,遇大饥,劝令大姓出粟,得二万斛,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;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,又徙安州,再知洪州,勒令巫觋(男巫)一千九百余家还农,毁其淫祠;天圣五年,为枢密副使;天圣天圣七年(1029年)官参知政事;天圣九年(1031年)进兵部侍郎、兵部尚书左丞;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,任青州时,支持守城的卒子,修建青州南阳桥,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;后迁刑部尚书;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;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、安抚、招讨使,知永兴军(今陕西省西安一带);改判河中府;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判大名府;仁宗庆历七年(1047年)方召为宰相,因谏官、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,不可使两人共事,遂改枢密使,封英国公;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郑国公;仁宗皇祐三年(1051年)奉诏监修黄河堤决,躬冒淫,以疾归京师,遂不起,农历九薨,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,初谥“文正”,后改谥“文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