淑妃阁端午帖子·宴寝奉朝鸣采玉

朝代:宋朝|作者:夏竦|
宴寝奉朝鸣采玉,良辰袭庆表长丝。
仰承中壶垂芳裕,永播周南逮下诗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到家用环中韵呈玉侯宋朝·李彭客子倦行役,失席高轩过。胡床语清夜,皎皎天无河。勃窣自理窟,何劳触干戈。兰摧玉久折,萧艾空婆娑。强进忘忧物,无如作病何。
  • 2.《雷峰寺·其一明朝·王邦畿望水幽情惬,逢山笑口开。悔将经岁别,喜及蚤春来。好鸟语高树,晴云照落梅。无烦修净土,是处迥无埃。
  • 3.《咏泰山宋朝·刘大方万古春之主,群山孰可曹。都因敦厚大,不是险岖高。顶衬天地愁,根盘野□牢。坎离分背面,明月转周遭。仙馆鸾朝舞,神亭鬼夜号。云来诸夏雨,风去百川涛。东渭藏阴重,西秦...
  • 4.《百卉亭联句·其一明朝·朱厚煜吾家亭子百卉围,帘捲东风蝴蝶飞。斗酒十千须尽兴,满园春色照人衣。
  • 5.《恭题画鹿应制·其二明朝·余继登玄圃深钟瑞,宜春旧擅名。异毫留墨润,黝质照人明。饮渫形何适,眠荃性不惊。宛然灵囿里,神物表休祯。
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

夏竦(985年—1051年),字子乔,别称夏文庄、夏英公。北宋宰相、古文字学家、人[1]。德安县(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)车桥镇(原白水街乡)长庆村人。
景德元年(1004年)以父夏承皓死忠,录官润州(今江苏省镇江市)丹阳县主簿;真宗大中祥符三年(1010年)为国史编修官,后与王旦等同修《起居注》;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、知邓州,又徙襄州,遇大饥,劝令大姓出粟,得二万斛,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;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,又徙安州,再知洪州,勒令巫觋(男巫)一千九百余家还农,毁其淫祠;天圣五年,为枢密副使;天圣天圣七年(1029年)官参知政事;天圣九年(1031年)进兵部侍郎、兵部尚书左丞;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,任青州时,支持守城的卒子,修建青州南阳桥,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;后迁刑部尚书;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;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、安抚、招讨使,知永兴军(今陕西省西安一带);改判河中府;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判大名府;仁宗庆历七年(1047年)方召为宰相,因谏官、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,不可使两人共事,遂改枢密使,封英国公;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郑国公;仁宗皇祐三年(1051年)奉诏监修黄河堤决,躬冒淫,以疾归京师,遂不起,农历九薨,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,初谥“文正”,后改谥“文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