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御製读五代晋史·大雅怀忠孝

朝代:宋朝|作者:夏竦|
大雅怀忠孝,当年效战征。
询谋无败事,临敌有奇兵。
安陆妖狂殄,宗城寇难平。
察廉能侧下,何患政难成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避暑湖上与吕元膺分韵四首·其三元朝·张仲深行行足力遒,少憩湖上松。坐拂松下石,永啸生清风。嗒然满幽听,万籁真笙镛。欲觅不可得,白月当青空。挥手谢时俗,去卧东山东。但恐屐齿折,政兹怀谢公。
  • 2.《小哨山溪见梅明朝·左文臣六十馀年好梦阑,春风大半绕征鞍。老来翻惜春来早,又把梅花马上看。
  • 3.《明朝·朱谋晋布叶如钱个个青,不争要路占閒庭。风前印鹤移罡步,雨后留蜗作篆形。生阁久萦词客恨,入碑多蚀古人铭。红英堕地交相映,小屐跫然未忍停。
  • 4.《秋霁·立秋日西溪社集明朝·吴洪化大火初流云已白,晴光十里凝碧。石雁交飞,云羊互拥,极目水天一色。商飙瑟瑟,暮蝉吹乱声如织。只未见,空外宾鸿,络纬催刀尺。我有狂朋、逸兴麦秋,扁舟欲放,不呼而集。...
  • 5.《寄慰王宣佩下第明朝·沈守正秋风辞建业,落日到祁门。壮士夜光在,还家无泪痕。山川天改色,鸡鹜世呼群。吾道岂终否,襟期托岭云。
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

夏竦(985年—1051年),字子乔,别称夏文庄、夏英公。北宋宰相、古文字学家、人[1]。德安县(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)车桥镇(原白水街乡)长庆村人。
景德元年(1004年)以父夏承皓死忠,录官润州(今江苏省镇江市)丹阳县主簿;真宗大中祥符三年(1010年)为国史编修官,后与王旦等同修《起居注》;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、知邓州,又徙襄州,遇大饥,劝令大姓出粟,得二万斛,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;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,又徙安州,再知洪州,勒令巫觋(男巫)一千九百余家还农,毁其淫祠;天圣五年,为枢密副使;天圣天圣七年(1029年)官参知政事;天圣九年(1031年)进兵部侍郎、兵部尚书左丞;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,任青州时,支持守城的卒子,修建青州南阳桥,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;后迁刑部尚书;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;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、安抚、招讨使,知永兴军(今陕西省西安一带);改判河中府;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判大名府;仁宗庆历七年(1047年)方召为宰相,因谏官、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,不可使两人共事,遂改枢密使,封英国公;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郑国公;仁宗皇祐三年(1051年)奉诏监修黄河堤决,躬冒淫,以疾归京师,遂不起,农历九薨,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,初谥“文正”,后改谥“文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