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御製读史记诗·陶唐明历象

朝代:宋朝|作者:夏竦|
陶唐明历象,茂气与天通。
举正分星度,归馀定岁功。
孟陬名不殄,南正道弥隆。
自此垂三代,循环协大中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清平乐·何处游女唐朝·韦庄何处游女?蜀国多云雨。云解有情花解语,窣地绣罗金缕。妆成不整金钿,含羞待月秋千。住在绿槐阴里,门临春水桥边。
  • 2.《圆明师为余鼓琴作昭君操因感其意辞以赠之宋朝·沈辽王昭君,汉宫女。生如桃李花,皖皖托朝露。不向春风荣,摧折在泥土。耻将黄金市颜色,空得君王一回顾。黄门扶我上车去,遥望汉宫隔烟雾。十年帘下学画眉,不知还被蛾眉误。...
  • 3.《题成祖四骏图(录二首)·其一·龙驹明朝·王锡爵玉勒绣缠鬃,天厩出真龙。报恩苟得所,宁论剑戟锋。是时元戎方首路,霜毛血溅仍驰骛。将军抽矢前致词,愿言不忘射钩时。
  • 4.《阜城感伪齐刘豫作清朝·王士祯残堞昏鸦外,人烟古阜昌。龙蛇逢战斗,羖䍽慨兴亡。父老思宗泽,朝廷负李纲。纷纷齐与楚,一笑对斜阳。
  • 5.《漂母明朝·偶然一饭进王孙,荅赠千金未足论。何事怨家还报德,淮阴年少亦推恩。
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

夏竦(985年—1051年),字子乔,别称夏文庄、夏英公。北宋宰相、古文字学家、人[1]。德安县(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)车桥镇(原白水街乡)长庆村人。
景德元年(1004年)以父夏承皓死忠,录官润州(今江苏省镇江市)丹阳县主簿;真宗大中祥符三年(1010年)为国史编修官,后与王旦等同修《起居注》;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、知邓州,又徙襄州,遇大饥,劝令大姓出粟,得二万斛,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;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,又徙安州,再知洪州,勒令巫觋(男巫)一千九百余家还农,毁其淫祠;天圣五年,为枢密副使;天圣天圣七年(1029年)官参知政事;天圣九年(1031年)进兵部侍郎、兵部尚书左丞;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,任青州时,支持守城的卒子,修建青州南阳桥,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;后迁刑部尚书;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;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、安抚、招讨使,知永兴军(今陕西省西安一带);改判河中府;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判大名府;仁宗庆历七年(1047年)方召为宰相,因谏官、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,不可使两人共事,遂改枢密使,封英国公;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郑国公;仁宗皇祐三年(1051年)奉诏监修黄河堤决,躬冒淫,以疾归京师,遂不起,农历九薨,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,初谥“文正”,后改谥“文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