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后阁端午帖子·日记采兰追楚俗

朝代:宋朝|作者:夏竦|
日记采兰追楚俗,化孚流荇诵周诗。
肃恭懿德垂彤管,九御归心百福宜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唐朝·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,古称神禹迹。夜喧山门店,独宿不安席。水性自云静,石中本无声;如何两相激,雷转空山惊?贻之道门归,了此物我情。
  • 2.《宛溪济川桥成元朝·王璋二水玄晖郡,双桥太白诗。江山遗迹在,惠政大贤知。累石砌湍濑,飞梁跨渚涯。仙宫鳌赑屃,星汉鹊参差。不碍乘槎客,翻思踏浪儿。人从衽席过,功类鬼神为。利泽通千里,欢呼...
  • 3.《寄叶法曹宋朝·彭汝砺参军琢玉为天性,灵台一点秋江静。少年勤苦取富贵,不知勤苦今为病。世人喜邪疾中正,爱君与物终无竞。围棋坐争百局胜,雕弓力挽六钧劲。棋子劳神弓力硬,此图养疾俱非令。...
  • 4.《题金山宋朝·赵慎崒然天立镇中流,雄跨东南百二州。武士每登须破胆,毋劳平地战貔貅。
  • 5.《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·其一明朝·朱浙芙蓉花发暗柴门,几日相看不出村。地远清溪童更懒,自留盆水饷花根。
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

夏竦(985年—1051年),字子乔,别称夏文庄、夏英公。北宋宰相、古文字学家、人[1]。德安县(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)车桥镇(原白水街乡)长庆村人。
景德元年(1004年)以父夏承皓死忠,录官润州(今江苏省镇江市)丹阳县主簿;真宗大中祥符三年(1010年)为国史编修官,后与王旦等同修《起居注》;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、知邓州,又徙襄州,遇大饥,劝令大姓出粟,得二万斛,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;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,又徙安州,再知洪州,勒令巫觋(男巫)一千九百余家还农,毁其淫祠;天圣五年,为枢密副使;天圣天圣七年(1029年)官参知政事;天圣九年(1031年)进兵部侍郎、兵部尚书左丞;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,任青州时,支持守城的卒子,修建青州南阳桥,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;后迁刑部尚书;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;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、安抚、招讨使,知永兴军(今陕西省西安一带);改判河中府;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判大名府;仁宗庆历七年(1047年)方召为宰相,因谏官、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,不可使两人共事,遂改枢密使,封英国公;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郑国公;仁宗皇祐三年(1051年)奉诏监修黄河堤决,躬冒淫,以疾归京师,遂不起,农历九薨,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,初谥“文正”,后改谥“文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