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·苑树残蝉送远愁

朝代:宋朝|作者:夏竦|
苑树残蝉送远愁,懒将衰鬓照清流。
归来自扫东园叶,学灌寒蔬备晚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孙氏寿庆堂元朝·欧阳元功孙母欧阳九帙登,外家谱谍自庐陵。高年备养人俱羡,同姓升堂我未能。好客郎君深巷辙,读书稚子小窗灯。朝廷屡赐尚方帛,更待回鸾织诰绫。
  • 2.《夏日二首·其一明朝·石宝夏日本多暑,百思并予婴。呼童洒廷内,几阁稍凄清。燕子自来往,鸡孙亦生成。深林来客疏,古甃有苔明。薰风何拂拂,朱丝非我声。
  • 3.《内阁阶砌牡丹为宣庙赐植三首·其一明朝·何吾驺上苑何心谢四邻,移栽黄阁带云根。旧游尚识宣皇赐,新绿纷披圣主恩。含笑迥悬香国梦,乍开试醉玉堂尊。自天雨露春如海,未可人间灌溉论。
  • 4.《沈天祥宅赏莲有并头品字二种·其一明朝·李坚(贞夫)此花合是真仙谪,堕在君家盆盎中。并亸赪肩笑含露,相翻翠袖舞回风。双头绾就同心结,千瓣妆成一捻红。羞杀赵家亲姊妹,两心偏妒不相通。
  • 5.《赠徐东痴四首·其二清朝·王士祯浩荡江瑚兴,扁舟过富春。两台云漠漠,千尺水粼粼。偃蹇狂收态,飘零汐社人。垂竿与晞发,万一共悲辛。
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

夏竦(985年—1051年),字子乔,别称夏文庄、夏英公。北宋宰相、古文字学家、人[1]。德安县(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)车桥镇(原白水街乡)长庆村人。
景德元年(1004年)以父夏承皓死忠,录官润州(今江苏省镇江市)丹阳县主簿;真宗大中祥符三年(1010年)为国史编修官,后与王旦等同修《起居注》;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、知邓州,又徙襄州,遇大饥,劝令大姓出粟,得二万斛,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;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,又徙安州,再知洪州,勒令巫觋(男巫)一千九百余家还农,毁其淫祠;天圣五年,为枢密副使;天圣天圣七年(1029年)官参知政事;天圣九年(1031年)进兵部侍郎、兵部尚书左丞;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,任青州时,支持守城的卒子,修建青州南阳桥,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;后迁刑部尚书;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;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、安抚、招讨使,知永兴军(今陕西省西安一带);改判河中府;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判大名府;仁宗庆历七年(1047年)方召为宰相,因谏官、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,不可使两人共事,遂改枢密使,封英国公;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郑国公;仁宗皇祐三年(1051年)奉诏监修黄河堤决,躬冒淫,以疾归京师,遂不起,农历九薨,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,初谥“文正”,后改谥“文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