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宫宿斋静思陕城东阁行

朝代:宋朝|作者:寇准|
南宫向夕景弥清,风行萧然动远情。
忆到陕城东阁伴,拂窗敲砌送寒声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咏南阳唐朝·汪遵陆困泥蟠未适从,岂妨耕稼隐高踪。若非先主垂三顾,谁识茅庐一卧龙。
  • 2.《雨中同从弟宿田舍元朝·施性初鹡鸰相逐暮天阴,破帽长江觅短吟。十顷水田春布谷,一天风雨夜同衾。草腥宿雁投湖水,烟暝归牛入桕林。明日东邻赴鸡黍,汝还不饮我孤斟。
  • 3.《戊子元旦清朝·方仁渊天烛绯红松柏青,春光齐插古铜瓶。儿燃爆竹掩双耳,妇颂椒花喜满庭。溪柳摇风金绰约,江梅带雪玉珑玲。回头骖筱行何速,昨日今朝长一龄。
  • 4.《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·其一明朝·朱浙二麦无秋稌黍空,早田愁旱晚愁风。今年气候何乖舛,百种天灾四处同。
  • 5.《阻雨明朝·沈守正大雨其如三日何,卨牛庐里灌成河。荒村禾麦求难继,冷炕烟煤湿更多。转忆昨宵淹濮上,得知何日渡滹沱。颇闻贼埶能乘雨,搔首东齐望凯歌。
寇准的诗词曲代表作

寇凖(961年—1023年1024日),字平仲,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人。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进士,授大理评事、知归州巴东县,改大名府成安县。累迁殿中丞、通判郓州。召试学士院,授右正言、直史馆,为三司度支推官、转盐铁判官。历同知枢密院事、参知政事。后两度入相,一任枢密使,出为使相。乾兴元年(1022年)数被贬谪,终州司户参军。天圣元年 (1023年),病逝于雷州。
皇佑四年(1053年),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谥“忠愍”,复爵“莱国公”,追赠中书令,仁宗亲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故后人多称“寇忠愍”或“寇莱公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有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传世。与白居易、张仁愿并称渭南“三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