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胡人

朝代:宋朝|作者:林逋|
妻儿终擬弃,旧识尽名贤。
高节嫌趋世,常流笑学仙。
金方烧易得,星度算来玄。
祇说寻山去,相期已数年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朝·刘长卿日暮苍山远,天寒白屋贫。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。
  • 2.《和昭默堂五首·其三宋朝·释德洪此堂常说法,亦是主中宾。无地容啖啄,缘渠彻骨贫。
  • 3.《挂席元朝·薛明道挂席春风任我之,鬓毛虽白气犹奇。欲将碧落开成路,遂取黄河泻作辞。槎到汉津须几日,桴乘沧海竟何时。鹭身本有高飞具,也立汀洲有所思。
  • 4.《竹阁明朝·吴正儒乱山围小阁,罨画出湘云。翠滴春犹冷,烟凝昼不分。已从怜劲节,更为惜清芬。宁别此君去,当歌至夕曛。
  • 5.《朝谒皇陵明朝·周宪王万壑松风卷翠涛,花间晴露滴征袍。龙收夜雨归沧海,虎带春泥过石壕。千古衮旒藏玉匣,九重宫殿压金鳌。桥陵谒罢频回首,五色氤氲王气高。
林逋的诗词曲代表作

林逋(967一1028),字君复,又称和靖先生,汉族,浙江大里黄贤村(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)人,一说杭州钱塘人,北宋著名人。
幼时刻苦好学,通晓经史百家。书载性孤高自好,喜恬淡,勿趋荣利。长大后,曾漫游江淮间,后隐居杭州西湖,结庐孤。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,与高僧诗友相往还。每逢客至,叫门童子纵鹤放飞,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。作诗随就随弃,从不留存。1028年(天圣六年)卒。其侄林彰(朝散大夫)、林彬(盈州令)同至杭州,治丧尽礼。宋仁宗赐谥“和靖先生”。
林逋隐居西湖孤山,终生不仕不娶,惟喜植梅养鹤,自谓 “以梅为妻,以鹤为子”,人称“梅妻鹤子”。